大甲鎮瀾宮自營電商平台、攜全聯推聯名甜品,背後是 300 年宮廟的轉型大計

 

每年農曆 3 月、歷時 9 天 8 夜的大甲媽祖遶境,今年可謂盛況空前。

根據大甲鎮瀾宮廟方從各據點發出去的碗盤、點心估算,今年參與遶境的人數,從往年平均 200 多萬人次,暴增至 400 萬。

 

廟方指出,可能是去年遶境因疫情延後,參與人數少,今年才掀起這股「報復性遶境潮」。

但仔細觀察,不僅參與大甲媽祖遶境的人次攀升,周邊聯名商品也跟著爆發。

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指出,往年洽談聯名授權商品的廠商大約一、兩百家,今年多達 300 家。

且除了遶境檔期常見的聯名商品,像帽子、包包等,今年鎮瀾宮更端出不同檔期的合作。

 

例如中元普渡期間,首次與 Zespri 攜手、掀起話題的「吉利果(奇異果)普渡盒」

還有 8 月適逢大甲芋頭產季,與全聯福利中心推出 15 款芋頭系列新品。

根據全聯統計,與鎮瀾宮聯名的芋頭甜點、鹹食,上架約兩周時間,就創下 2500 萬的銷售佳績。

可見與媽祖聯名的商機已經不只侷限於 3、4 月,大甲鎮瀾宮如何做大宮廟聯名商品這塊餅?

 

舉辦路跑、出聯名商品,都是為了抓住年輕族群目光

「其實絕大多數聯名商品,都是廠商向我們提案,鎮瀾宮僅扮演審核、監督角色。」

鄭銘坤說得謙虛,但說起宮廟推動周邊商品,大甲鎮瀾宮可是領頭羊。

 

 

大甲媽祖遶境雖被 Discovery Channel 評選為世界三大宗教盛事活動之一,曾締造單日 50 萬人次參與的紀錄。

但 20 年前,鄭銘坤剛出任副董事長時,就注意到信徒年齡老化的危機,於是力推轉型,想讓有 300 多年歷史的大甲鎮瀾宮年輕化。

 

鄭銘坤自 2008 年推行一系列以大甲媽祖為主題的路跑、自行車活動,拉近與年輕信徒的距離。

而在聯名商品這塊,大約在十年前,鎮瀾宮透過對外徵件,有了第一尊 Q 版媽祖的商標。

 

台中市文化局曾估算,若以人均 1500 元的消費額計算

一次大甲媽祖遶境,約能為在地店家、攤商創造 30 億商機。同樣的,鎮瀾宮發展 IP(Intellectual Property,智慧財產權)授權機制

也是為了讓聯名商機雨露均霑。鄭銘坤強調,鎮瀾宮的周邊不太獨家授權

而是要讓任何有好點子的生意人,都能賺到媽祖財。像今年熱門的口罩商品,廟方就授權 30 多家廠商開發。

 

每年在商標上花費數百萬,靠嚴謹的授權機制把關

鄭銘坤解釋,各宮廟都有自己的商標,不管是大甲鎮瀾宮,新港奉天宮

不同宮廟的媽祖公仔造型各有特色,也都受各自商標法保護。除此之外,鎮瀾宮從宮徽、廟旗、不同款式的神轎都申請商標註冊。

而聯名商品還有分零食類、礦泉水和衣服包包類,同樣類別的商品,商標也會再按大甲媽祖的不同造型,分好幾種。

 

大甲鎮瀾宮目前累積的商標達數千種,「雖然一個商標要繳的錢不多,但全部加起來,鎮瀾宮每年在商標上的花費至少數百萬。」鄭銘坤說道。

鄭銘坤指出,一開始要把大甲媽祖 IP 化,有不少人擔心此舉會把宗教過度商業化

但現在不只是媽祖,許多土地公、太子爺都有自己的公仔、肖像,如今多數民眾已對宮廟註冊商標,推周邊商品司空見慣。

 

有了商標法保障,宮廟才能把關、守護好自身品牌。鄭銘坤以大甲鎮瀾宮為例

廟方審核還會按商品類別分組,像食品、衣物、文創或日用品等不同小組審查。

廠商來找廟方授權談聯名商品開發,不是每間都會通過,授權與否還會看產品品質安全性與創意性,「像今年來的 300 家,最後僅不到百家成功合作聯名商品。」

 

電商平台推線上普渡、點燈,拉抬淡季流量

然而,讓大甲鎮瀾宮把聯名市場做大的,除了成熟嚴謹的 IP 授權機制,

另一個推手是於 2018 年初上線的大甲鎮瀾宮旗下電商平台「鎮瀾買足愛心市集」。

該平台起初成立目的,一是為了拓展鎮瀾宮旗下慈善機構財源,將被動捐款化為主動銷售商品。二則是為沒有通路的聯名商品,以寄賣方式提供銷售管道。

 

 

「鎮瀾買足愛心市集」執行長張瀚壬指出,平台成立初期,遶境檔期的聯名商品占了 8、9 成,但到最近已下降 6 成。關鍵在於剩下 3 成的線上代拜服務與自行開發的文創商品。

 

張瀚壬解釋平台的銷售額,過去多集中在上半年,也就是元宵節到媽祖誕辰前後,至多到 5、6 月,隨遶境增長的平台流量就會消退。但近兩年,新開發的線上普渡(農曆七月)、線上點燈(歲末)等兩檔代拜服務,有效為下半年帶來銷售動能。

尤其今年中元普渡檔期正逢本土疫情嚴峻時期,下單成績是去年兩倍之多。而鎮瀾宮的線上代拜服務,除了包含供品代拜、紙錢代燒,還會附贈內含文創商品的小禮盒。張瀚壬指出,民眾能在遶境檔期外,持續接觸大甲媽祖周邊,是把原本季節性商品,延展成長銷型商品的關鍵。

像去年底線上點燈搭配的贈品,是平常置於媽祖身邊、經過等比縮小的「葫蘆日月扇」,推出後廣受好評、信徒紛紛敲碗,後續生產數批,一批多達五千份,也都迅速銷售一空。

張瀚壬透露,目前平台正著手企畫每月初一、十五的代拜服務,好再度縮短檔期間隔,變成消費者每月都有機會接觸到鎮瀾宮提供的服務及周邊商品,擴大市場的同時,也能提升黏著度。